生物安全宣传
点击量:次 更新时间:2020-04-17

21世纪初以来,国际生物安全形势总体趋于负面,如《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履约谈判等长期核心问题仍然存在,而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以及国际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一些新的生物安全问题日趋成为国际安全的重要威胁,这是国际社会需要认真思考和慎重对待的重大问题。

生物安全主要涉及传染病的巨大危害、生物武器和生物恐怖的潜在威胁、生物技术的误用或负面作用、生物技术的谬用风险、生物资源及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以及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隐患等领域。

    生物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属于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生物战、生物恐怖、生物入侵、新发传染病的传播、生物技术的谬用、生物意外和实验室安全等,是外来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人类生命和健康造成的威胁。

1 外来生物入侵

我国生物入侵面临的形势严峻,表现为人侵

生物种类多、危害重、潜在威胁大。目前入侵我国各种生态系统的外来物种已有500余种,其中大面积发生、危害严重的多达100余种。

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RJCN)列出的全球100种最具有威胁的外来物种中,入侵我国的就有50余种。我国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类型均遭到入侵物种的侵害和威胁。近10年来新传入我国的入侵物种有20余种,平均每年递增l至2种,侵入速度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几十倍。例如,国际著名的被称为小麦“杀手”的秆锈病新变种Ug99,一旦入侵我国,极有可能将对我国3.2亿亩冬小麦造成毁灭性打击。


2 农业生物安全形势

目前,我国农业生物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正面临来自几个方面的严峻挑战:

一是随着全球贸易、旅游和交通的迅速发展,我国面临外来生物及人兽共患重大烈性疫病原入侵的压力越来越大每年仅烟粉虱等11种外来农林病虫草害就造成574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二是转基因生物技术在推动新的农业科技革

命并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亦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存在潜在的风险,并由此引起大量的国际贸易争端;

三是由于环境、寄主变化和小种演替,小麦锈病、稻瘟病菌、赤霉病菌等农林有害生物致害性变异频繁,灾变和流行暴发的风险急剧上升;

四是我国农业生物资源缺乏合理的保护与利用,导致农业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部分特有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已经或濒临灭绝,部分野生生物资源流失国外。导致丧失其归属权;

五是国际反恐形势日趋复杂,日内瓦生物武器谈判将小麦条锈病菌、稻瘟病菌、赤霉病菌等空气传播、大区域流行、能导致大面积绝收的植物病原菌列为生物武器讨论名单,被称为“穷人的核武器”,美国将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柑桔苛养木杆菌等十多种植物病原菌作为农业恐怖性生物开展深入研究。

3 疫苗药物生物安全

疫苗药物是生物安全能力的核心组成之一,

也是发展重点。研制生物安全疫苗药物,首先需要明确针对的病原体种类清单。

许多国家均制定有对本国有潜在危害或者本国已经存在、但需要严格控制传播的传染病和动植物危害的病原体清单。这些清单都是经过专家对各个方面的危害进行评估后确定并由国家发布的,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从应对生物威胁角度考虑,这些病原体均有可能作为生物袭击的武器,也是引起许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病原体,可造成疫情或实验室事故。

4 实验室生物安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复杂多样,但难以管理。实验室的生物安全主要体现在实验室广泛收集、研究多种多样的微生物特别是病原微生物,并且大量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基因操作,从而使微生物获得新的特征,甚至人工合成微生物。对微生物遗传物质进行改构与修饰,可使微生物获得毒力、毒性、感染性或耐药性增强、感染途径或环境适应性改变等特征,这些遗传工程微生物可能使实验操作人员不慎感染,或者泄露到自然界

而感染实验室以外的人员,甚至在自然界继续发生“恶性”变异,那么就可能对人类社会的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遍布世界各地的大量生物安全实验室是威胁人类安全的另外一个重大隐患。


生物安全实验室特别是高等级实验室是开展病原微生物研究的专用设施,而设施的物理安全、人员安全以及病原体保藏安全等是这类实验室安全的重要保证。

我国生物安全形势总体趋于平稳,生物安全基础研究与能力建设发展比较快,但是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我国作为国际上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肩负着越来越多的国际责任,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内部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生物安全关系到国防安全,关系到民众健康安全,关系到环境安全,关系到社会安全,更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际地位。我们要以发展的观点,认真分析所面临的安全形势,冷静分析所面临的问题,以国家强盛、民众安全为根本出发点,重视并统筹规划生物安全各方面工作,实现生物安全能力建设的可持续发展。